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基于高职院校汽车专业群建设的协同策略研究

时间:2016-11-28 10:43 点击:
摘 要 以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为例,研究高职院校汽车专业群建设的协同策略,在阐述高职院校汽车专业群建设的协同策略研究意义的基础上,阐述其研究价值、研究内容、创新之处及研究思路,希望对相关的专业群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论文发表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摘 要 以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为例,研究高职院校汽车专业群建设的协同策略,在阐述高职院校汽车专业群建设的协同策略研究意义的基础上,阐述其研究价值、研究内容、创新之处及研究思路,希望对相关的专业群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论文发表

  关键词 高职院校;汽车专业群;实训 

  1 前言 

  汽车行业是一个高度集成的行业,既是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的行业,也是技术密集型行业。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单纯倚靠一两个专业培养的人才是远远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的,建设汽车专业群是服务汽车行业的内在需要。 

  要培养合格的汽车人才,不但要求高职院校具备雄厚的师资力量,还要求具备一定的实训条件。由于汽车专业实训的成本较高,单纯地开设一两个专业,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也难以有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建设汽车专业群是提高汽车人才培养质量的现实需要。 

  专业群的建设涉及的不是一两个专业,而是好几个专业,这些专业彼此之间存在很大的关联度。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必须要采用协同创新的思想,才能够有效提高汽车专业群的建设质量。所以,研究高职院校汽车专业群建设的协同策略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和内在需要。 

  2 专业群建设与协同创新的内涵 

  专业群建设 专业群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它是由一个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专业,若干个专业学科基础相近、技术领域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 

  协同创新 协同创新是国家为了国家战略层面的创新而提出的战略性口号,开始是应用于科技创新,但后来在社会经济层面也被广泛应用。协同创新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的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 

  3 基于高职院校汽车专业群建设的协同策略研究现状 

  什么是专业群?一些教育论著中虽然提到过这一概念,但没有作具体的分析。当前的教育学者一般认为,所谓专业群,是指与行业中的职业群相对应,有共同资源基础、技术基础和社会关联基础的相近专业。从这些专业内部来看,由于有共同的职业基础、资源、技术和社会基础,其内部存在共同的课程基础,如存在共同的基础理论课程、共同的技术课程,甚至存在共同的核心课程。 

  国内对于专业群研究最近10年才有相关成果,通过对中国知网检索,共检索出相关研究论文30余篇。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对专业群的内涵研究。在《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群建设的思考》一文中,闵建杰认为,以技术条件、社会联系、行业联系等为基础而形成的相近或相似的专业为专业群,设置的这些专业就是为了培养这些行业所需要的人才。专业群的社会基础是行业或特殊的技术技能领域,对应社会的职业群。 

  二是有关专业群的实践研究。在《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探析》一文中,袁洪志以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阐述了专业群的建设内容以及构建方式。他认为,结合学校设置新专业的需求,从社会发展和行业发展的趋势出发,衍生出相近或相关的新专业,这些专业构成的专业即为专业群,这些专业的特点是以一个重点专业为龙头,其他专业为支撑。 

  三是有关专业群的宏观理论研究。沈建根、石伟平在《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概念、内涵与机制》中着重从宏观理论的角度阐述了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概念、内涵与机制。 

  4 基于高职院校汽车专业群建设的协同策略研究价值 

  专业群建设是以专业建设为核心的资源整合活动。专业群的建设对企业、高职院校和学生都有着积极影响和重要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有利于形成高职院校专业的集群优势、专业特色和品牌优势,从整体上提升学院在行业和区域内技能型人才的配置水平和能力,进而提高学院知名度; 

  2)有利于形成师资队伍优势,形成专业教师团队,增强专业办学实力; 

  3)有利于形成实践教学优势,将分散的实验资源整合为专业化的实训基地(或工业中心),降低实训建设成本,实现资源共享。 

  因此,专业群建设对高职院校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5 基于高职院校汽车专业群建设的协同策略内容及创新之处 

  基于高职院校汽车专业群建设的协同策略研究以中南地区汽车产业发展为出发点,以汽车人才培养为落脚点,分析高职院校汽车专业群设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汽车专业群建设进行个案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汽车专业群的协同发展策略和建议,为相关专业群的建设提供借鉴。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中南地区汽车专业群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面向汽车行业人才培养需求的专业群建设的协同策略研究: 

  ①汽车专业群建设的基本原则及建设思路; 

  ②汽车专业群中各专业的定位及彼此间的差异; 

  ③依托汽车专业群,实现专业群的课程体系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④依托汽车专业群,建设开放、共享的实训基地; 

  ⑤依托汽车专业群,创建优质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 

  ⑥依托汽车专业群,培养“双师型”教师团队。 

  3)面向企业人才需求,建立相关行业的专业群协同建设策略: 

  ①引导职业院校积极开展不同的专业群建设; 

  ②建立专业群发展的长效协同机制。 

  4)在研究过程中,基于高职院校汽车专业群建设的协同策略具有以下几个创新之处: 

  ①在研究过程中,运用协同创新的思想研究专业群中各专业的定位及课程体系的构建,明确了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避免了各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打架”的现象;

  ②系统地研究了专业群设置的基本原则和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为相关的专业群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③在研究过程中,把常用于技术创新的集成创新理论运用到教育研究中,把整个专业群和对应的行业看成一个整体来研究,具有很好的创新价值。 

  6 基于高职院校汽车专业群建设的协同策略研究思路 

  基于高职院校汽车专业群建设的协同策略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以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的10个汽车专业为研究对象,首先研究专业群设置的基本原则、各人才培养的目标,在此基础上研究各个专业的课程体系,重点研究这些课程体系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为构建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模式打下基础;然后通过教学环节和就业环节检验该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劣,进而再优化该研究方案,最终完成研究。 

  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采用了以下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查阅报纸、杂志、网络等相关资料,在充分拥有项目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研究。 

  2)个案研究法:本课题以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的汽车专业群为研究对象,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 

  3)实证研究法:以院常规教学检查、省技能抽查和就业企业的反馈,研究专业群建设的优势和劣势。 

  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主要按照以下路线进行研究。 

  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从专业调研入手,在岗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根据专业群建设的规律,重构课程体系,制定最终的人才培养方案。具体路线如下: 

  1)对已有的专业群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同类专业群的实施情况,分析建设汽车专业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得出分析报告; 

  2)通过查阅现有的相关理论文献,基于调查的结果,研究设置专业群的基本原则、理论基础和现实条件; 

  3)在上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的10个汽车专业群的建设,不断优化原有的设计方案,最终得出汽车专业群的建设方案和相应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 

  4)总结分析报告和实践结果,得出研究结果。 

  参考文献 

  [1]沈言锦.高职院校实施项目式开放性考核体系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3). 论文网站

  [2]崔相录,等.素质教育实施方法[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3]沈言锦.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新课程研究,2012(7). 

  [4]沈言锦,邓志革.中高职衔接背景下的汽车职业教育协同创新机制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7):78-79. 

  [5]周美蓉,等.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预警机制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4):73-74.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